close

帶著上半季第二的戰績,Lanew繼續在下半季球季奮鬥。起初熊隊下半季曾打出6連勝的佳績,但自從718日以31贏兄弟之後,熊隊之後的9戰得分最多是4分,也讓熊隊吞下八連敗,下半季排名敬陪末座。反關兄弟象在下半季傷兵歸隊之後力圖振作,也趁勢讓自己的排名向上竄升,讓下半季的戰況更詭譎多變。

 

問題點一:不振的打擊率

    以熊隊開季前的名單來看,戰力似乎大有可為,但為何越接近下半季的尾聲,球隊打出來的成績卻越讓人失望呢?先來看看各隊的投打數據吧。

 

 

出賽

打擊率

安打

全壘打

長打率

LaNew

110

.273

1047

109

.419

統一獅

111

.290

1111

78

.410

兄弟象

110

.282

1075

42

.370

興農牛

109

.301

1180

74

.427

(資料來源:中華職棒大聯盟、網友keniori)

 

 

出賽數

防禦率

WHIP

被安打

失分

自責分

LaNew

110

4.2

1.48

1114

548

457

統一獅

111

4.5

1.44

1081

576

487

兄弟象

110

5.0

1.56

1102

670

541

興農牛

109

4.8

1.54

1116

601

511

(資料來源:中華職棒大聯盟、網友keniori)

 

  上列表格是統計至9/26的數據,整體來說,下半季熊隊的投手防禦率、師分;自責分仍屬聯盟上乘,但打擊率仍舊沒有什麼改善。縱然有再多的全壘打,只要安打無法串連、得點圈打擊率不佳,這些攻擊終究只是零星的火花罷了。

 

    此外,今年Lanew碰到一些前所未有的狀況,像是球員集體低潮,且這個狀況還是發生在季中。原本上可指望的外野助拳人雷恩斯在教練團的決定下解約,更是突顯外野手的集體大低潮,外野手除了守備之外,幾乎都無法適時建功。儘管有陳金鋒、林智勝兩門大砲在,但若兩人也陷入低潮時,球隊的戰績更是無法提升。

 

    打擊教練呂明賜的打擊觀念,從他上任開始就不斷的被球迷批評,這季的打擊成績,更是讓球迷們議論紛紛。球員在球場上碰到低潮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此時除了球員自行找到調整方法之外,打擊教練也是幫助球員走出低潮的一個重要角色。一個球員低潮還算正常,但如果是一群球員同時低潮呢?前陣子在PTT上的線上球迷會,洪總教練表示打擊狀況只能等到秋訓再作調整,試問這樣的說法是否可以把球員們同時的打擊低潮歸咎於打擊教練的執教不力呢?

 

問題點二:教練調度出問題

    除了打擊的問題之外,體能負荷似乎也是各隊碰到的瓶頸。季前熊隊總教練總教練洪一中在528日的媒體訪談中,開玩笑地說:「今年120場還可以增加到130場,讓大家知道二軍有多重要。」但就熊隊的二軍使用度上來看,似乎也不如預期上來的好。整體而言,Lanew本季在二軍投手調度、調整上,比起打者好得多,使用率也比較頻繁。 像是本季傷癒復出的曾兆豪、或者是狀況不佳的李風華、許志華、黃宏任、新秀許銘倢、郭建宏等,都在二軍調整過一陣子、或者是球團從代訓期間培養出來的球員,但熊隊對於二軍打者的實際使用率卻不若投手來的高。

 

    各隊教練都會有自己特別信任、喜愛的球員,這也無可厚非,但愛過了頭是否會造成傷害呢?以外野手來看,黃龍義從去年奧運結束後的複賽就開始出現低潮,到了這個球季更是明顯,除了九發全壘打之外,打擊率可以說是低的嚇人,但在洪一中仍舊將他放在場上,直到821號才降二軍調整,這樣的調度勢必對球隊有所影響。碰到類似狀況的,還有蔡建偉,他則是在7/24下放二軍調整。而詹智堯則是用了一個上半季在比賽中調整,下半季的打擊率才有起色。

 

    捕手部分教練團大多信任陳峰民,以陳峰民的資歷成績來說,成為主戰捕手也是正常,但教練團似乎忘記考量陳峰民今年的健康狀況,也忘記了陣中除了劉家豪之外,還有另一位表現不俗的捕手─黃浩然,今年他的出賽數雖不若其他兩位捕手多,但他的成績卻不得不讓人重視,只可惜教練團並沒有看見,也讓一位有攻擊力的捕手在板凳休息。

 

   投手調度部分,也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一般來說,左頭剋左打許多教練都有的觀念,隊上的黃欽智面對左打成績並不是太好,但教練團每當面對左投時仍就派上黃欽智,而結果大都市投手居於下風。洪總教練曾在PTT的線上球迷會表示使用球員會看數據,但上面分析的來看,教練無疑是自打嘴巴了。另外,教練團對於部分主力中繼的過度使用,像是耿伯軒、許銘倢、蔡英峰、曾兆豪等人,也對戰績造成影響。此外,教練團對於一些投手定位不明,也讓戰績跟著有所影響,像是張誌家近期轉戰長中繼、蔡英峰、曾兆豪先發中繼兩頭跑

 

    洪總教練在上半季中所提到的二軍使用,在這季似乎是看不到的。就以Lanew二軍的張民諺、林津平、石彥緯三人來說,教練怎麼樣就是不用,或者讓他們偶爾上來一軍「觀光」,試問二軍的效用在何處?在石志偉受傷休息時,教練拉上來的不是三壘手出身的林津平,而是二壘手出身的蔡宗佑。而張民諺、石彥偉在一軍外野手表現不佳時,依舊沒有太多的上場機會,讓人不解總教練的思維。林津平在六月中傳出過十字韌帶受傷,但球團人員也在官網表示他在八月底會痊癒,且林津平在二軍仍有穩定的出賽,是球團「忘記」保護球員的健康,還是洪總教練對林津平根本沒有愛?,張民諺雖然人在一軍,但出賽數不多,擊球策略也不如二軍般的俐落,多以砍球求滾地安打為主。石彥緯出賽次數更是少當初業餘備受期待的打者,現在只能在一二軍之間沉浮,也不免讓人覺得可惜。

問題點三:助拳人所選非人

    今年Lanew在外籍選手戰力上也有所調整,除了簽入雷克斯、續約飛鵬之外,也先後做了許多調整,整理如下:

投手

強森

投手

米勒

投手

戰銳龍

投手

希爾法

打者

戈登

打者

雷恩斯

打者

酷力士

(資料來源:Lanew熊官網)

    投手部分,強森因為個人因素自請離隊,米勒則是因表現不佳,在8/31

限之前被捨棄,守護神飛鵬也因為教練團需求在8/31被割愛。打者部分,戈登因為太過慢熱所以也遭到捨棄,雷恩斯教練團則是認為守備位置重疊而解約。大抵而言,球團留下雷克斯、酷力士這兩位是比較不受球迷批評的,但問題就出在戰銳龍、希爾法、飛鵬三位選手的取捨上。

 

    以這三位選手而言,教練團認為熊隊的小比分差比賽並不多,當時球隊需要的是先發,加上戰銳龍、希爾法的可先發可中繼後援,因此便將飛鵬割捨。近看九月開始的比賽,熊隊只要是小比分的比賽多無法拿下救援成功,儘管在比賽末段熊隊能以打擊火力彌補缺失,但也造成了球隊中繼投手的負擔,且也增添了輸球的風險。

 

    另外談到投手表現,希爾法表現明顯比戰銳龍好的多,只是希爾法的傷病也為球隊的調度帶來不少負擔,而戰銳龍加入熊隊之後,除了名氣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勝投的貢獻,若要說吃局數,他的每場投球局數也不若季初熊隊的五號先發蔡英峰來的多,為何球團會決定留用一位完全沒有看過狀況的選手呢?

 

小結:

    以今年Lanew的陣容來看,沒辦法打總冠軍賽實屬可惜,除了隊中有兩門大砲同時發威外,中繼後援戰力也充足,只要先發穩定便可有所作為,只可惜教練團無法將球員調整到最佳狀態、人員調度又無法幫助球隊,也因此種下了失敗的種子。儘管熊隊今年的一些驚奇仍讓人津津樂道,像是最年輕完成完全打擊的鐘承佑、本土雙25轟以上的陳金鋒、林智勝等,但熊隊也只能看著獅象兩隊打總冠軍賽了。現在已經有不少球迷高聲呼喊教練團改組,教練團或者董事長劉保佑先生會不會有什麼因應對策呢?就讓時間帶著我們繼續走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en 的頭像
    Yen

    Yen的棒球樂園

    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